校园快讯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大学堂”讲学计划】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访问北大

发布时间:2018-05-23 17:45:33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香港理工大学语言与认知科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士元(WANG, Shi Yuan William)先生,于2018年5月6-13日到访北京大学,发表题为“语言与人类演化”(Language & Human Evolution)的系列演讲三讲,并与国内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展开对话交流一次。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此次活动,光华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

 

 

 

 

 

 

王士元近照(滕德京 摄影)

 

王士元教授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他提出的“词汇扩散”理论是华人学者对世界语言学界作出的经典贡献之一。王士元教授于1960年取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至1965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新创立的语言学及东亚语言文学两系任副教授兼系主任,1966年至1995年任加州伯克利大学语言学教授,1996年至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讲座教授,2004年至201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教授,2015年至今任香港理工大学语言与认知科学讲座教授。1973年,王士元教授创办《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王士元教授曾担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首任会长(1992),获得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10)、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2015-2018)、上海人类学会终身成就奖(2017)等学术荣誉。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王士元教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贡献,首先是提出了词汇扩散模式,这是历史语言学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个经典理论模型;第二,他在语音学和音系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声调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贡献。王士元教授一直注重提携后进,尤其注意培养大陆青年学者,目前在国内语言学界具有较高声望的许多学者,都曾直接或者间接地受教于王士元教授门下;王士元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和鼓励中国语言学研究,致力于介绍和传播国内优秀学术成果,1973年创办《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由王士元教授和孙朝奋教授主编的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也成为学术界了解中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窗口。王士元教授研究视野广阔,积极提倡跨学科合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就广泛开展与计算机、数学、基因、考古的跨学科研究。他积极推动的演化语言学研究,成为目前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

王士元教授于1979年夏天赴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实验语音学,共讲授11讲,并作4次学术报告,1983年由《语言学论丛》第11辑将讲稿整理出版,该讲座对我国实验语音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王士元教授赴北京大学作4次演讲,演讲内容结集出版了《语言,演化与大脑》(商务印书馆,2011)一书,对国内演化语言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18年5月8日下午,王士元教授首场演讲在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孔江平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教授致欢迎辞。本场讲座题为“从直立人到说话人到神人”(From Homo erectus to Homo loquens to Homo deus)。讲座中,王士元教授对近几十年以来古人类学、古基因学等学科取得的巨大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语言演化研究与上述学科跨学科合作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王士元教授认为:人类这个物种的演化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是四百万年前我们开始直立起来。新的姿势改造了我们的身体,并造成两个重大发展:一、腾出的双手让我们得以使用工具;二、喉头的下降让我们得以发出多样的声音。同样地,这些发展促进了大脑增长,并与倍增的大脑互动。人类从此迈向了文化演化之途,得以用比生物演化更快的速度传递创新。人口互动的增加和文字的发明也是促使人类飞速演化的重要参数。随着科技不断更新发明新方法和工具,人类即使还不能造人,也几乎可以替换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这使人类差不多拥有了神的力量。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无所不能使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才不会身陷魔法师的学徒那样的窘境中。

 

 

 

 

 

听众认真聆听(余德江 摄影)

 

5月9日下午,王士元教授第二场演讲在北京大学二教301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主持。本场讲座题为“设计特征、多样性与传递 ”(Design features, diversity, & transmission)。本场讲座王士元教授着眼于语言演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设计特征”(Design Features)理论。王士元教授指出,在巴黎和伦敦的学术界禁止谈论语言起源的一世纪后,Hockett发表于1960年、修订于1968年的开创性论文,又开始了关于语言起源问题的新一波探讨。为了区别人类语言及其他沟通系统,他提倡了一套设计特征,并表示只有人类语言具备所有这些特征。王士元教授充分回顾了过去50年以来在设计特征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语言随着时间而越趋复杂的其他特征,例如歧义及系统性。他认为:今日世界上的六千多种语言,也许最多是在20万年前多源涌现的,但或许更晚。最早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化石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但现代人类行为的考古证据却只能上溯到5万年前。现代语言学始于19世纪印欧语系的历史研究,但它也有两个缺失:一是低估了印欧语系范围以外的其他语言的多样性程度;二是没有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探索语言演化。本场讲座深入讨论了20世纪中叶以来尝试弥补这两项缺失的努力,包括重新兴起的对语言接触的关注。

 

 

 

 

 

王士元正在演讲(滕德京 摄影)

5月11日下午,王士元教授在二教301展开了第三场演讲。本场讲座由陈保亚主持,讲座的题目是“习得、变异及消退”(Acquisition, variability, & dissolution)。王士元教授的前两场讲座着眼于人类演化和语言演化的宏观尺度,本场讲座主要侧重于语言和大脑、认知的关系以及语言在个体身上的发生和消退过程。王士元教授指出:随着以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研究语言的科技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愈发知道语言习得如何在婴儿出生前就开始了,并在生命的暮年由于正常老化或各种形式的脑神经退化而逐渐消退。对大脑及其支持各类语言功能的组件的详细观察,让我们得以获取这方面的新知。19世纪研究大脑的先驱们虽得以识别出与语言相关的病症,却没有实时探查大脑的资源,无法运用电子技术准确地分析大脑的各个成分。近年来人工智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开始是受大脑研究的启发,但未来学家却臆测,将来人类和机器很可能会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代代的半机械人(cyborgs),或发展出在各方面胜过人类的机器人。当电脑编程已经在西洋棋和围棋等赛局,或在Jeopardy益智问答游戏中击败人类时,我们就预先体验到了这种可能性。我们因此不得不正视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极限何在。

5月12日下午,针对前三讲的学术对话讨论活动在人文学苑6号楼B124进行,参加对话活动的专家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王洪君教授、陈保亚教授、孔江平教授、汪锋教授等。王士元教授开场作了针对前三场演讲的补充和总结;孔江平教授深入介绍了语言学实验室正在开展的声道演化建模研究进展;汪锋教授着眼于语言行为的交流属性,结合近年来多次开设本科生通选课程《人类沟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托马塞洛(Tomasello, M)在《人类沟通的起源》一书中的研究,阐述了自己对于探索语言起源和演化问题的意见;陈保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余德江针对设计特征中的“易境性”(Displacement)做了深入的探讨,指出“易境性”在探索语言起源和演化问题中具有可观察的优势,王洪君教授和王士元教授也分别从自己的体验指出,不仅观察婴儿易境性行为出现的时间很重要,观察老年人这种特征的消退过程也非常重要。

 

 

 

 

 

 

学术讨论会现场(余德江 摄影)

 

讲学期间,王士元教授还参观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王士元教授一直关注国内古人类学等学科的进展,最近尤其对周口店田园洞人十分关注。跨学科研究是王士元教授学术研究最大的特点之一,他总是这样鼓励年轻人:Work locally,Think globally。

本次王士元教授以85岁高龄到访北大,距他1979年到访北大已经接近40年了。40多年以来,王士元教授一直关注北京大学的语言学研究,多次到访北大,发表学术观点、介绍前沿研究、开展学术合作。王士元教授为北大语言学学科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一篇:后勤系统召开“我的校园我做主”校友座谈会
下一篇:科技开发部举行专题学习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2012 《教育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5010140号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43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