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讲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相遇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15-10-20 10:00:00

2015年10月19日晚,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之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发表主题演讲:相遇中国文学。演讲活动由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先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许钧先生等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
  董奇校长在致辞中对勒老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发展现状。在朗诵环节,四位同学分别诵读了勒老的经典作品片段,包括《巨人》《流浪的星星》《诉讼笔录》。
  勒克莱齐奥在演讲中称自己从1966年起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之后在泰国曼谷结交了一位中国学生,也观看过中国的戏剧,这段时间还学习过基本的汉字知识。他对中国文化的印象是新奇以及它与西方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象征性,而中国的音乐也以其灵动的节奏深深触动了勒老。在墨西哥时,勒老还阅读了包括孔子、孟子的思想以及《道德经》等中国哲学经典。之后在南京大学,勒克莱齐奥又详细了解了墨子。当读到《红楼梦》《水浒传》的法译本时,勒克莱齐奥难掩激动,因为正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让他开阔了眼界,并通过它们感知到了中国文学的内核。勒克莱齐奥尤其推崇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他说老舍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北平平民社会,同时充满了一种感伤忧愁的气息,而这种挥之不去的忧愁感则与他本人的旗人身份密切相关。风趣幽默的风格与深刻的心理刻画贯穿在老舍的创作中,这与狄更斯有相似之处,但老舍的小说中还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讽刺,比如《四世同堂》中对大赤包的描写。
  勒克莱齐奥在演讲中说,他与中国文学的相遇一直在继续。他去年曾参观莫言故居以及高密东北乡的高粱地,感触颇深,此后再看莫言小说中的每一个字都变得更加真实有力。同时,勒老也很欣赏毕飞宇的作品,比如《玉米》《玉秀》《玉秧》等。他认为毕飞宇展现了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塑造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而毕飞宇小时候对文字的痴迷也与勒老的经历有相似之处。此外,勒老还提到了自己将与南京大学的学生共同进行的中国诗歌阅读计划,因为诗歌在中国是最受青睐的表达方式,所以他很期待与中国诗歌的聚会。
  演讲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与两位作家深度交流。有观众提问勒克莱齐奥,如何看待不同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对文学的影响?勒老回答称,语言各有其美,不分优劣,都对人类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同时代作家的语言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莫言先生的语言就完全不同于余华先生,他们的语言都是个性化的,这也是他们文学成就很重要的一方面。有观众谈到勒老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一种“逃离”的状态,同时向勒老提问,相比这些人物,在走过了很多地方后,您现在的心境如何?勒老表示,当时创作时不安分的感觉现在渐渐消失,现在是以一种更理智和平静的状态来看生活。此外还有观众提问莫言,在创作中是如何准确捕捉和把握感觉的?莫言回答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并不能等同,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首先需要作家本人积累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令人叹服的细节,毕竟有些细节仅靠虚构是不能完成的,还要善于把自我体验与他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这样素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莫言还详细讲述了自己创作《生死疲劳》的素材来源和相关背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勒克莱齐奥与莫言都是语言大师,自由和任性是二位作家语言的共性,两位作家的区别在于莫言的语言止于快乐的极致,而勒老的语言止于痛苦的极致。勒克莱齐奥对此也表示认同。




上一篇:[论坛]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下一篇:[研讨]东亚科学教育学会2015年国际会议在我校举办

© 2012 《教育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5010140号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43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