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北师大张琦教授为国内外记者介绍和解读中国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09-12 17:07:00

9月10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京举办第133期新闻茶座,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琦教授受邀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上,张琦教授以“中国脱贫攻坚”为主题,与外国媒体驻京记者、外国大使馆新闻官、我国内地以及港澳台记者共80余人,进行了深度交流。

 

1568281243783011728.jpg

 

 

 

张琦教授表示,自2012年至今,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贫困人口数量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二)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了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其中,10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三)贫困县数目从832个减少到436个,52.4%的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四)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从12.8万个下降到2.6万个。

 

张琦教授还对各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了阐述。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已基本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对比2012年末到2018年末6年间的数据,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47万人,累计减少1220万人,下降幅度为89.2%;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597万人,累计减少2849万人,下降幅度为82.7%;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916万人,累计减少4170万人,下降幅度为82.0%。总体来看,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已有约50%的贫困县、80%的贫困村、85%的贫困人口已经成功脱贫,预计到2020年可以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张琦教授还指出,中国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具体地说,(一)从居住条件看,对比2012年,2018年贫困地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67.4%,提高28.2%;居住在竹草土坯房的农户比重为1.9%,下降了5.9%;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为46.1%,提高20.4%;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93.6%,比2013年提高12.6%。(二)从基础设施条件来看,至2018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81.9%,比2012年分别提高5.9%、19.1%、43.6%;贫困地区村内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为82.6%,比2013年提高22.7%;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54.7%,比2013年提高15.9%。(三)从家庭耐用消费品情况看, 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分别为87.1台、86.9台和106.6台,比2012年分别增加39.6台、34.6台和8.3台,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每百户拥有汽车、计算机等现代耐用消费品分别为19.9辆、17.1台,分别是2012年的7.4倍和3.2倍。此外,农村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取得了大幅改善。

 

张琦教授用一系列的数据展示了中国扶贫工作的巨大进展。

 

 

当谈到中国为什么能够在扶贫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张琦教授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精准扶贫。“中国建立了一个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督查和考核评估体系,保证了扶贫脱贫工作的稳步推进。”具体而言,中国的扶贫经验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发挥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扶贫,集中力量办大事;(二)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找准病根,严格考核,实现精准扶贫,具体表现为“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审批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以及脱贫成效精准;(三)拓展有效扶贫路径,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以及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即“五个一批”;(四)加大扶贫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发力,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扶贫。

 

此外,张琦教授还就“中国深度扶贫的难点”、“电商、5G等在中国扶贫中的作用”、“扶贫干部减负”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上一篇:中国首颗极地观测遥感小卫星京师一号成功发射
下一篇:北师大珠海园区开展“欢度中秋节,共圆师大梦”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

© 2012 《教育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5010140号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43  邮政编码:100875